2月28日消息,Veeam近日發布《Veeam 2022數據保護趨勢報告》,該報道調研人數近3400人,并增加了容器、網絡防范、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等當...
2月28日消息,Veeam近日發布《Veeam 2022數據保護趨勢報告》,該報道調研人數近3400人,并增加了容器、網絡防范、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等當前廣受關注的領域調研。
報告顯示,IDC預測,2022年企業在IT支出整體增長率不超過3%,但是在數據保護和數據備份方面的支出預計增長率將達到5.9%,是整體增長率的近2倍。企業在數據保護和數據備份方面的支出超過平均IT支出水平,也就是企業更愿意在該領域投入以保證數據安全。
云端災難恢復方面的數據可見, “在內部數據中心之間進行自我管理”這個部分比例是在下降,而通過“云提供商服務的管理”比例在上升。
通過云的提供商來進行災難恢復,這個比例會從2020年23%會上升到2024年預期的53%。
與此同時,報告統計,有70%的企業在過去一年當中經歷了兩次或兩次以上的勒索軟件攻擊。在中國網絡攻擊的情況還更加的嚴重,有76%的中國企業在過去一年當中遭到了勒索病毒的攻擊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經歷了網絡攻擊之后,大概只有平均64%的數據是可以恢復的,這也就意味著剩下36%的數據丟失了。平均來看,企業數據每遭受一次攻擊大概會損失掉1/3的數據。
Veeam企業戰略副總裁Dave Russell表示,之所以會出現36%的備份數據丟失這一非常不幸的情況,實際上來講有非常多的原因使得數據備份不能恢復,且非常不幸的是現在很難有一個好的可以驗證的解決方案。
Dave Russell強調,在十年前,Veeam設計了一個機制,用戶在做備份的時候可以做自動檢測,看這些數據能否恢復,如果不能恢復就再次備份。三年前,Veeam提供了一個災后恢復的解決方案,它可以自動測試備份能否恢復數據。
Veeam中國區總裁張弘也補充表示,在整個數據保護這個領域里面,備份的門檻相對比較低,但是恢復的門檻其實是更高一些。出現備份數據無法恢復的原因除了用戶自身的原因之外,還有產品本身的可靠性、靈活性的這些問題,和生態系統完善程度都高度相關。Veeam長期以來在這個領域里面做了很多工作,有一個自動化的校驗機制SureBackup功能,就使得確保通過Veeam備份的數據是百分之百經過檢測的,都是可以被恢復的。
關鍵詞: Veeam